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。截至3日8时,长江汉口站水位已达27.80米,超警戒水位0.5米。
天兴洲是武汉的一座“江心岛”,位于青山区青山镇、江岸区谌家矶所夹的长江段江心,因泥沙淤积而成。在20世纪80年代,它曾因盛产西瓜闻名江城。岛上村民大多是老人,平时靠种植瓜果蔬菜为生。多年来,不少岛民选择离岛务工,迁至城区生活,但仍有部分岛民生活于此。
这里四周的水位也明显上涨。据新华社报道,天兴乡派出所副所长陈胜权带领着民警和村干部,挨家挨户展开排查。
“我们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、劝说,护送群众安全转移。”陈胜权说,除了岛上自行转移的村民,三个村需要集中转移安置的村民大约数百人。村民可以自行到子女家等处投亲靠友,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安排的集中安置点得到妥善照顾。
另据《解放军报》报道,湖北省武汉警备区启动应急预案,洪山区人武部迅速组织民兵分队120余人进驻天兴乡执行防汛救灾任务,确保天兴洲堤坝安全。洪山区民兵迅速行动,提高巡堤查险频次,协助摸排转移群众300余名,搬运生活生产设备和物资50余吨。
78岁的张女士,习惯了岛上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。也可以说她是个念旧的人,不太愿搬到城里和孩子一起居住,其告诉九派新闻,“在洲上有年龄相仿的邻里街坊,空气好,也是不愿给孩子添负担。”
包女士嫁到天兴洲20余年,她每周都要城里洲上两头跑,孩子在城里上学,丈夫和老人在天兴洲工作生活。
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,她还说到天兴洲有个习惯,“回天兴洲时要买荤菜,离开天兴洲可以多带素菜走。因为在天兴洲生活的洲民都以务农为主,不缺瓜果蔬菜。”
集中安置点。图/九派新闻 李恺
【1】我在洲上参与巡视堤坝,抢险救灾
曾先生 44岁
我一直在天兴洲生活,祖祖辈辈都以农耕、捕鱼为业,近些年来因为禁渔禁捕等原因,原本以捕鱼为生的我只能另谋出路。
我目前以服务业为生,在天兴洲上开了个小卖部,同时为游客提供一些露营设施租赁服务以及农产品采摘体验等。只要游客有需求,我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,也算是洲上的“百事通”。
40多年来,政府组织过几次移民迁徙,很多人在迁徙潮中选择外出务工,留下的大多为老年人,但我依旧选择继续留在天兴洲。
我不确定自己能否适应城里的生活节奏,城里的生活成本比较高,如果去城里打扫卫生、做力气活,无法负担养孩子的压力。而我在天兴洲,有个自己的小鱼塘,地里也种了一些农作物,偶尔去抓点鳝鱼、龙虾等,能保证自给自足,还能做生意赚点小钱。
而且我父母年纪大了,像其他地方乡村不愿进城的老人一样,他们也不太想迁到城里。到了城里后他们没什么事干,整个人看上去都木木的,反而更不舒适,所以我想留在天兴洲,也能照顾他们。
因为天兴洲没有学校,孩子只能去城里上学。我之前曾将孩子托付给亲戚照应了一段时间,如今孩子大了,就让妻子在城里陪小孩读书。
这几天我都在天兴洲上进行与防汛相关的工作,巡视堤坝、抢险救灾,目前天兴洲的水位上涨速度已减缓。
图源:长江云新闻
【2】洲民都以务农为主,不缺瓜果蔬菜
包女士 42岁
我嫁来天兴洲20多年。因为孩子在城里上学,丈夫和老人在天兴洲工作生活,我每个星期都要城里洲上两头跑。
天兴洲有个习惯,回天兴洲时要买荤菜,离开天兴洲可以多带素菜走。因为在天兴洲生活的洲民都以务农为主,不缺瓜果蔬菜,而且洲上是自己种的素菜。
我刚嫁去天兴洲时,不了解这个习惯,带了一兜子白菜萝卜去看亲戚,还闹了笑话。
2015年后,很多大学生提着大包小包来天兴洲露营,经常会出现缺水缺物资的情况。一些学生遇到我丈夫就会问,天兴洲上哪里有副食店?有没有租露营设施的店?
因为问的人也挺多,我和丈夫商量过后决定在长江大桥底下做生意,出租露营设施。最初只有我们一家在做这类买卖,生意还蛮好的,第二年各类店铺都开起来了,生意也差了一些。
当时我周一到周四住城里照顾小孩,周五下午3点,小孩放学后,我就回天兴洲照顾老人,同时照看店里的生意。
几年前,武汉遭遇洪水,当时天兴洲涨水情况很严重,我们的露营设施全被大水冲走了。
后来我开始尝试在城里卖菜,每天早上8点多把孩子送到学校后,会骑着电动车回天兴洲择菜,比如说韭菜、辣椒、茄子等,摘完后便把这些菜一起放到泡沫盒里打包,等5点接小孩放学后便去菜市场卖菜,也能补贴些家用。
【3】孩子常劝我去城里跟他们一起住
张女士 78岁
上次出岛,还是年初,儿子把我接到他在武昌的家小住。
平常很少有机会到“城”里来,这次暴雨来袭,天兴洲多处都淹了,我和近百号当地人被转移至安置点。这次的安置点位于洪山区的一所学校里,我们被分置于一至四楼的教室,每间教室都摆了很多床,有吊扇和空调,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床位。
救援队通知要转移至安置点前,安排我们每人都带着换洗衣服,其他不够的物资可以喊家里人来送。
天兴洲偏僻,年轻人都朝外打工去了,在岛上住的多是老人。我的孩子成年后也考到武昌的单位上班。安置前,他曾问过我,是否要来家住,我拒绝了。来安置的都是邻里街坊,多是年纪相仿的人,大家可以一起聊天,也不想给孩子添负担。
傍晚和邻居在安置点附近转了转,像进城了一样。但看着菜场的菜,我便心疼起我种的瓜果蔬菜,还有门前的鸡。
孩子常劝我去城里跟他们一起住,我思来想去还是放弃。作为天兴洲老居民,习惯了在沙洲边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。如果没有洪水,天兴洲不仅空气好,还能有自己的田地种点菜,自食其力,去了城市里,总怕不适应。
【4】提前将一楼的电器断电
李先生 81岁
村里干部在暴雨前夕就通知注意抗洪。2020年那年,天兴洲也淹了一次,吸取上次的经验,这次接到通知后,我和老伴连着一天把一楼的东西往二楼搬,提前将一楼的电器断电,往高处安置。
这次的暴雨连着两天,雨一边下,我和老伴一边在屋里用扫把把水往外扫。对于暴雨,我们早有心理准备,村里干部也积极为暴雨来临做准备。
转移到安置点前,村干部询问我们老人的意愿。可以联系子女亲友,投奔他们安置,也可以听从安排至集中安置点。我每次都来安置点,年龄越大,越不愿意和年轻人将就在一个屋檐下。安置点都是同龄人,走动起来很方便。
我看这次来安置点的洲民多了一些。好多是上次没来过的,我想是年纪大了大家都不愿意麻烦孩子们。今年的安置点更人性化一些,特别用心,物资除了家人送,自己也可以打报告出去买。
来了两天的时间,孩子总打电话说,要送点东西过来。其实,安置点东西齐全,三餐准时,就算有需要,门口也有大超市可以买。
村里抗洪的消息我也在时刻关注,虽然知道一时半会无法重返家园,但心里总还惦念着,希望天兴洲四周的水位能早日下降。
来源:九派新闻
记者:付冰洁 李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