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森祥的《台阶》被收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。文章讲述了作者的父亲为其辛苦建造台阶的故事,其中提到了父亲回答错邻居问话的情节,父亲为什么会答错?此时的父亲希望听到什么话?一起来看王兴伟老师对此问题的深入剖析。
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编选了李森祥的《台阶》,讲述了“我”的父亲为自己的屋子辛苦建造台阶的故事。写到父亲坐在新建好的台阶上抽烟时,文章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,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:‘晌午饭吃过了吗?’父亲回答没吃过。其实他是吃过了,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。”
笔者最近一次备课《台阶》时,读到此处,产生了疑问:父亲为什么会答错?再深入思考:此时的父亲希望听到什么话?带着这样的疑问,笔者细读文本,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。
小说中,父亲为了“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”,吃了很多苦。作者用大量笔墨,呈现父亲对新台阶的爱惜。例如:
父亲按照要求,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。隔天,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,说硬了硬了。再隔几天,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,说实了实了。又隔了几天,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,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,说全冻牢了。
这段话按照时间顺序,不厌其烦地描述父亲检查新台阶的样子。从手按、细木棍敲到脚踩,父亲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新台阶的爱护。“隔天、再隔几天、又隔了几天”,对时间的重复描述,表现了父亲对早日使用新台阶的渴盼。
再看这一段:
搬进新屋的那天,我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,再从下往上跳一遍。然而,父亲叮嘱说:“泥瓦匠交代,还没怎么大牢呢,小心些才是。”其实,我也不想跳。我已经是大人了。
这段话中,面对儿子“跳台阶”的想法,父亲显然很担心——台阶跳坏了怎么办?于是,父亲借着泥瓦匠的话来“叮嘱”儿子。作者在前文中特地描写了“我”小时候跳台阶的情形,那时父亲并未阻拦。为何此时父亲却不愿让我跳台阶呢?从某种意义上说,此时此刻在父亲的心中,新造的九级台阶比儿子更重要。有趣的是,父亲虽叮嘱了儿子,自己却“熬不住”:
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,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。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。他抽了一筒,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,磕了一下,感觉手有些不对劲,便猛然愣住。他忽然醒悟,台阶是水泥抹的面,不经磕。于是,他就憋住了不磕。
让父亲“熬不住”的是什么呢?仅仅是想坐在台阶上抽烟吗?其实,父亲是想尽早感受这九级新台阶,欣赏自己的“人生杰作”。父亲坐在台阶的“最高一级上”抽烟,犹如凯旋的将军登上荣誉的殿堂。“抽烟”这个行为是对愿望实现的庆祝。
前文也写到父亲抽烟,那是为了缓解大热天劳作后的疲惫,是为了继续劳作。那时的父亲坐在三级青石台阶上,“去烟灰时,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,就匆忙地下田去”。他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,全身心地投入劳作,并不在意敲烟枪对青石板台阶的“伤害”。当他坐在自己辛苦建造的、犹如荣誉勋章一般的新台阶上,却“憋住了不磕”烟枪。从物理角度看,水泥台阶也很坚固,不见得不经磕,父亲之所以不敢敲,是因为他十分珍惜自己的“人生杰作”。这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外化,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满足。
不过,这种满足感,需要借助他人的认可,才能更好地实现。父亲以为,自己倾尽大半生心血建造的九级台阶一定会赢得乡亲们的关注,就像他会关注别人家的高台阶一样。可惜,这只是父亲的一厢情愿。这份简单、朴素却又迫切的愿望,被一句普通的问候轻轻击碎了:
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,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:“晌午饭吃过了吗?”父亲回答没吃过。其实他是吃过了,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。
从门口走过的人,“见到父亲就打招呼”,可见这是很熟的乡亲出于礼貌的随口一问。然而,根据前文一层又一层的渲染蓄势,我们知道,其实父亲最想听到的话是“新修建的台阶可真高”。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,父亲内心的兴奋与激动,就这样被一句平淡、随意的问候浇灭了。失望的情绪席卷而来,父亲那时应该是慌乱的,所以他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。
从此之后,父亲在台阶上越坐越低。这一行为,表面上是因为“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”,实际上体现出“高台阶”和“人生地位”之间联系的断裂。父亲发现,自己辛苦修建的高台阶不仅没有为自己赢得赞美与关注,而且会让自己“不自在”。他大半生的追求,就这样失去了意义。
如果当初父亲坐在新修的台阶上,听到的是一句赞美,他还会感到不自在、失落、空虚吗?结果可能不会变。《台阶》中写父亲在庆祝建造台阶的鞭炮声中,“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,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,无奈,他的背是驼惯了的,胸无法挺得高”。作为一个“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”的中国农民,父亲渴望受到关注,又不习惯受到关注。正如父亲的身体难以习惯新台阶,他的精神也难以真正获得满足。